房屋下沉注浆施工方案

基础房屋下沉注浆工程

一、项目概述。

较常用的房屋下沉注浆加固(基础处理)法是利用气压向基槽内均匀注入一可凝性浆液,在浆液硬化的情况下,可改善持力层的受力状态及荷载传递特性,使地基得到强化。

施工次序:室内成品保护→家庭走动、覆盖→室内外地面切割,钻孔基(200mm厚)机械钻混凝土孔(200mm厚),基础钻进(200mm厚)-钻孔(200mm厚)→预浆→压浆完成后封闭→压实回填→四周切四壁开孔采用人工扩孔,在水泥表面凿洞,C20型微膨胀混凝土表面修补→聚乙烯聚合物防水卷材→水泥砂浆保护层→土方回填→室内外地面层或地砖复原→建渣清理。卫生清理。

二,房屋下沉注浆施工技术。

1.成品保护施工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地面保护:用5毫米厚木皮铺一层,用彩条覆盖家具;楼梯台阶为铺麻袋,内壁采用2440*1220*5mm厚木铺设。高度2.44米,具体宽度取决于加固的程度。

2.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本工程采用压力灌浆微型钢管桩进行地基注浆,所述注浆管为φ100×5mm,水面向水面倾斜90°,钻孔孔径200mm,孔径为1.0mm。注浆管道采用直径为φ100×5mm的焊接钢管,管径暂定2.8米。采用锥形管现场为花管现场注浆孔。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斜注浆也可采用。

3.SH-30型钻孔口不能损坏。

灌浆顺序:灌浆顺序为:灌浆时要跳注,相邻孔之间的间隔不少于3小时,避免出现窜浆。

5.灌浆参数:

(1)泥浆结构:

水泥-水玻璃双液速凝浆液混合浆液,经现场试验确定配合比,符合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的要求。

特殊注浆量:按每米注浆管周围辐射面积r=0.5m,每米管内注浆玻璃的用量以实际用量为准。

(2)注入压力:

对于0.2MPa采用限压灌浆或设计压力控制,如现场地质条件与原设计要求不一致,应根据注浆压力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灌浆孔间距:

注浆孔间距由现场实测数据确定,暂定间距为1。1m,根据地质调查,初步钻孔确定基础面2.5m。

6.房屋下沉注浆前对注浆孔编号施工要逐孔记录,做好后检查对照,防止漏注。

注浆注意事项:如水泥在注浆孔附近冒出,用堵漏剂堵漏,严重者应停止注浆量,待水泥浆稳定后再设计水泥用量。

8.单孔注浆完成后,关闭注浆管上阀处,防止浆液倒流。

9.注浆完成后,用堵漏剂堵住孔,以防漏浆。

10.对灌浆混凝土钻孔进行防水处理。

注浆完成后,为防止后期基础混凝土钻洞渗水,开孔前采用机械切割,使用400*400*200mm注浆孔修补C20微胀砼表面,并对200mm表面进行修补,采用600*600做3mm聚乙烯聚合物,以避免修补后与原混凝土结合处发生断裂,水泥板的每一面都要做20mm厚1:2.5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三是质量控制和验收。

1.严格遵守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JGJ79-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

2.现场质量把关:由专职质检员会同监理逐孔检查和记录,(浆孔偏离50mm,灌浆孔深度误差200mm,垂直度偏差小于1%,水灰比误差5%)。

3.现场保持干燥。

4.施工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重视施工过程的监控,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5.为提高工人素质和施工质量,对工人进行施工前交底培训。

6.灌浆结束10天后,从灌浆孔周围的孔中取出样品,检查是否有空隙充填,基底深度必须完整。也可采用标准的贯入法.轻触或静触法检测补强地层的均匀性,验收标准以GB50202-2016为准。

7.在房屋下沉注浆结束28天之后,对每幢房屋进行灌浆检查,检查点和一个以上。检验点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不合格部位进行反复灌浆。

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