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边坡支护选择的影响因素

根据GB50330-2013年第3.14条《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山体边坡支护结构的形式应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环境、边坡高度、边坡压力的大小和特点。边坡变形的难度和工程安全等级因素的选择;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考虑边坡不稳定机制、安全合理、可操作、经济等条件。

1由于不同性质的边坡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固有特性,导致不同的边坡不稳定机制,因此其破坏机制也不同。例如,当岩质边坡不稳定时,岩层破碎,风化严重,结构表面强度低,结构表面受岩体破坏控制;此时,容易发生不稳定;对于土质边坡,其强度与土壤粘附力(C)和内摩擦角(?含水量)值有关,但由于边坡处于静态状态,粘附力会受到土壤中水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增加或降雨会使土壤饱和,降低粘附力和强度指标。以上两个例子讨论了影响边坡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所有这些因素都涉及到边坡不稳定,包括不良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

1.1地形地貌囊欢大统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控制因素是:地形地貌囊欢、山坡型、临空高度、坡面原有形态。结合临空高度、坡度等因素,特别是边坡影响范围。同时,地形地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和渗透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注意支撑结构形式的选择、地形和地形。

1.2工程地质条件由于工程边坡支护处理所涉及的区域是局部的,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也不同。对于山体边坡支护工程,一般总结了哪种边坡类型。具体来说,在边坡工程中,岩土边坡提供的物理和机械参数是不同的。岩石以岩石的工程性质为研究对象,即岩石内部裂缝、层理、节理发育等。但对于土壤边坡,主要考虑土壤颗粒之间的内聚力和内耗。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其不利因素,才能为支持的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

1.3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和边坡不稳定机制时,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严重。地下水位的埋深决定了岩土的运动模式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降雨冲刷了坡上的岩土,导致土壤颗粒被冲出,增加了土壤容量,软化了土壤;另一方面,地下水软化了边坡,降低了强度,使边坡不稳定。

1.4其他不良地质条件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不良地质现象,边坡工程也不例外。岩石的风化、软化和坍塌使边坡支护模式的选择不同。在选择边坡支护模式时,应找出不良地质的类型、范围、影响范围和机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在环境保护方面,环境保护越来越多,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边坡工程施工处理要求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避免生态环境的干扰。因此,在选择边坡支护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植被种植和工程措施。

3.在工程建设中安全合理,所有工程都需要安全首要。由于其施工环境,边坡工程大多位于山区,其施工条件不明确,对安全有重大影响。同时,对于不同等级和难度的边坡工程,安全因素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应相应考虑这些支持方法的选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选择也坚持合理性的要求。支撑结构的选择不仅仅是比较一个指标值作为确定因素,而是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合理性原则,以确保所选的支撑形式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支撑结构的选择。由于边坡的输入值将决定其设计和施工过程水平。因此,支持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

4实例

该路段位于结构侵蚀强烈的山区,坡度是其主要的地貌类型,坡度主要是旱地、水田,植被稀少。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钻孔数据,该段地层上部为散体堆积层,下部为砂岩和泥岩层。该段位于北东部的两条断层夹带。受冲击和断层的影响,斜翼经常损坏,段的次生结构主要是岩层褶皱。根据含水介质的不同,该段可分为松散岩和基岩裂缝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坡体不稳定的可能因素有:地表水对岩土体的渗透;临界面有利于滑坡;滑坡后水田的渗透有利于滑坡的发生。因此,为了控制滑坡,我们必须从影响因素开始,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应在坡脚上部施工防滑桩,拦截沟堵塞地表水对滑坡的侵入性软化;控制水田,减少水下渗透对斜坡的危害。

根据现场情况,边沟边设置一排桩板挡土墙,比基面高5.0m左右,板后填土反压。桩体24根,桩距5。0m。包括1#~6#桩,桩长22.0m,桩径1.5m×2.0m;7#~13#桩,桩长23.0m,桩高1.75m×2.75m;桩长23.0m,14~19#,桩直径1.75m×2.25m;

5总结

本文从山体边坡支护的特点和原因出发,采取了对症治疗工程措施。由于坡地植被稀疏,土壤疏松,水田渗水,采用桩挡土墙和沟渠改造施工方案,一方面减少了地表水和大气降水对坡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了滑坡的抗滑性。结果表明,上述处理后坡后坡稳定性显著提高。影响山体边坡支护的因素很多。因此,边坡支撑结构类型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环境保护、安全合理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应分析其地质条件。因此,在选择支护时,应充分了解边坡不稳定的各种情况,并结合影响支护结构形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既能满足工程质量等条件,又能满足经济、安全、合理运行的相关因素。